在武汉基础教育版图上,大胆提出并积极探索“2+1+3”中学六年接续培养模式、打通优质人才向国内外顶尖高校输送通道的学校,有武汉大方学校,也有澳新英才学校。
基于相似的优质人才培养战略,继3月15日两校携手举办第一次教育开放日活动后,5月17日,两校再次聚首大方学校。
武汉澳新英才学校初中部校长郝俊、教学副校长蒋双、教务处副主任徐晓妍、学生处副主任陈昊及竞赛班的科任教师和学生走进武汉大方学校初中部,大方学校总校长蒋遵鹏及初中部校领导全程参与陪同。
课堂是优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走进课堂,是此次交流活动的关键一环。两校教师共同听课、评课,探讨提质增效课堂模式。
大方学校七年级教师金科、汪扬、谢卓益分别执教了数学、语文、英语三门公开课,澳新英才初中部蒋双副校长、数学程师老师、英语文元翠老师、语文黄珊老师参与了听课、评课。
·数学学科·
七年级数学金科老师课上主要讲了不等式(组)与实际运用,重点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其中等量关系或不等关系,引导学生完成抽象过程(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列出不等式)进行讨论求解,再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进行解答。
评课阶段:
数学组的老师们集体点评了金科老师的公开课,对于金老师的教学设计、控堂能力、细节处理、板书等,给予了高度肯定,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尤其是要更加深刻引导从实际问题背景下挖掘量与量的关系;明确目标,即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或不等关系,澳新学校蒋校长和程师老师的建议得到了大方学校老师的一致认同。
最后大方学校初中部赵益清校长对本节课呈现出来的优点表示赞同,同时也就上课过程中的细节处理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同时也对本次学习交流的过程表示肯定,希望两校以后能多多进行这样有深度的交流。
·语文学科·
听课现场
七年级汪扬老师执讲的语文公开课,以穿越的形式,带着712班的学生学习了两道唐诗《泊秦淮》《贾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汪老师的引领下,领悟了诗歌的意境、主旨与情感,感受了中华传统诗歌的魅力。朗读环节,在汪老师的示范下,同学们大胆朗读,激情焕发!
评课阶段:
大方学校吴副校长和七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屈友兵老师,带领七年级全体语文教师跟澳新英才的黄珊老师一起,集体点评了汪扬老师的公开课,对于汪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控堂能力,个人素养,给予了高度肯定,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尤其是要立足诗歌文本去理解诗歌,挖掘诗歌内涵这一点,澳新黄老师的建议得到了大方学校老师的一致认同。
这次公开课,对促进语文老师诗歌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大方学校与澳新学校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英语学科·
听课现场
七年级谢卓益老师执讲的英语公开课,学习的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青春期的学生们格外关注的话题:外形外貌。以听说为主,运用多种形容词对头发进行描述,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交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评课阶段:
来自澳新学校的文元翠老师对谢卓益老师的这节课给出了高度的赞扬,她认为教师的展示非常成熟,上课流程熟练,对于听说课的掌握非常到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贯穿于整个课堂,笑声和对话交流不断。上课的老师非常用心的备课,这是整个年级组集备力量的展示。
英语教研组长谭静老师对本节课呈现出来的优点表示赞同,同时也就上课过程中学生凸显出来的问题给出了她独到的见解,让所有老师受益匪浅。整个听课和评课的过程让老师们收获满满!
澳新英才和洪山高中共建“竞赛强基班”,武汉大方学校和江夏一中共建“勤思班”,是进一步加强初高中衔接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有益探索。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此次校际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学生多元培养模式,共同打造武汉教育品牌,两校构建的同步教研、同步考试、同步质量分析的深度教学研体系,势必会使两校在互学互鉴基础上,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